国际NGO在中国——艾滋病合作项目个案的社会人类学观察

被引:6
作者
戴光全
陈欣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国际NGO(INGO)地方政府; 社区; 国际志愿者; 合作; 社会人类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越来越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进入中国,一方面作为海外组织它们须寻求中国政府的合作,才能够进入中国,另一方面自身的宗旨又使得它需要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两个层面的政府(中央和地方)对待INGO不同的信任和支持程度使项目运行更为复杂。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以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SO)与云南省FG县艾滋病合作项目为例,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从社会人类学参与式田野调查的角度,在分析INGO在地方治理的正当性后,从微观的行动层面分析技能援助型NGO在中国是如何具体工作,又如何和地方政府发生联系;引用戴维森的"宽容原则"考察INGO、志愿者与社区间跨文化理解的局限,认为对INGO和志愿者来说,对社区的认同比知识更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共同利益关系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为例 [J].
罗小龙 ;
沈建法 .
经济地理, 2008, (04) :543-547
[2]   国际NGO在华活动影响评价及对策研究 [J].
谭三桃 .
学术论坛, 2008, (07) :128-133
[3]   优化社会三个部门结构及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J].
王林 .
社会科学家, 2008, (02) :46-49+58
[4]   国际NGO与中国地方治理创新——以珠三角为例 [J].
朱健刚 .
开放时代, 2007, (05) :34-49
[5]   全球化、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 [J].
马秋莎 .
开放时代, 2006, (02) :118-138
[6]   施惠原则、垒大户与猫鼠共识 [J].
朱晓阳 .
开放时代, 2004, (06) :24-35
[7]  
专题一:跨文化理解与概念图式[J]. M.克劳兹 ,李小科 ,何小玲 ,田中孝治 ,刘新文 ,S.安靖如 ,李河 ,郑宇健.世界哲学. 2004(05)
[8]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发展状况研究 [J].
马国芳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2) :57-61
[9]  
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J]. 俞可平.理论参考. 2003(01)
[10]  
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J]. 俞可平.理论参考. 200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