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财产继承背后的文化逻辑——家系主义

被引:21
作者
高永平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传统性; 家系; 家系主义;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6.03.007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化史];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中国传统的家庭制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因此是理解中国传统性的关键,而财产制度则是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家庭经济体的性质是学者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学者们不能达成共识的原因,是没有首先澄清中国传统社会拥有家产和宗祧的主体是什么。通过对家庭财产的代际传递中一子和多子的区别的考察,本文提出在中国传统社会拥有财产和宗祧的主体是家系。中国传统家庭处理家庭财产和宗祧问题时所采取的原则是家系主义。运用家系的概念可以弥合学者们对中国传统家庭经济体性质的争论,家系主义则是隐藏在中国传统家庭制度背后的文化逻辑。家系主义原则对于目前农村的社会生活仍然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传统家庭制度的理解将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性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87+245 +245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河北平安村的“续夫”婚姻 [J].
高永平 .
社会, 2005, (04) :88-104
[3]  
南街社会[M]. - 学林出版社 , 刘倩著, 2004
[4]  
中国家族法原理[M]. - 法律出版社 , (日)滋贺秀三著, 2003
[5]  
李亦园自选集[M].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李亦园著, 2002
[6]  
中国法制史[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郭建等著, 2000
[7]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Freedman)著, 2000
[8]  
现代性的后果[M]. - 译林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2000
[9]  
家产继承史论[M].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邢铁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