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诊断、分型与干预措施

被引:26
作者
林本荣 [1 ]
俞守义 [1 ]
励建安 [2 ]
邢曼丽 [3 ]
王倩 [1 ]
陈琳 [1 ]
丁益强 [1 ]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 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康复科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分型; 干预措施; 诊断标准; 疲劳综合征; 疾病状态; CFS; 评估量表; 症状表现; 中医干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99 [其他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1"亚健康"概念的形成1.1亚健康概念的提出"亚健康(sub-health)"一词的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1]提出;经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又称灰色状态)。同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政府先后提出了医学新概念——亚健康,指出这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756 / 7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及预防 [J].
王庆华 ;
刘化侠 ;
许红梅 ;
杨新芳 ;
周希环 .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 (07) :369-372
[2]   亚健康状态及其研究进展 [J].
闫剑勇 ;
丁国允 ;
雷达 .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5, (03) :171-173
[3]   某军校教员亚健康状况调查 [J].
傅伟安 ;
刘天信 ;
王树金 .
中国校医, 2005, (02) :142-143
[4]   认识和预防亚健康状态 [J].
戴旭芳 ;
连继勤 .
江苏预防医学, 2005, (01) :76-78
[5]   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J].
李辉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 (02) :51-52
[6]   预防过劳死的综合对策 [J].
刘冲 .
日本医学介绍, 2005, (01) :40-40
[7]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研究进展 [J].
王斌 ;
洪永峰 ;
吴建贤 ;
王明丽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35) :8078-8081
[8]   我国1994-2003年亚健康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J].
蒋业政 ;
覃月秋 .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4, (06) :60-63
[9]   累并快乐着——“中国企业家工作、健康及快乐状况调查”报告 [J].
胡媛 .
中国企业家, 2004, (05) :67-70
[10]   应用Delphi法评价亚健康的诊断标准 [J].
陈青山 ;
王声湧 ;
荆春霞 ;
董晓梅 ;
池桂波 ;
朱丽 .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2)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