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被引:60
作者
郑法雷
张晓明
黄庆元
李艳
段林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肾炎,间质性; 疾病模型,动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 探讨建立马兜铃酸引起的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将雌性Wistar大鼠分为马兜铃酸组与对照组。马兜铃酸组大鼠腹膜内注射马兜铃酸 5mg·kg-1·d-1共 16周 ,开始用药后 8、12、16、2 0、2 4周分别处死 6只大鼠。对照组大鼠 (5只 )腹膜内注射生理盐水 2ml/d ,共16周 ,2 4周时处死。两组动物处死时分别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 ,分别作生化、病理 (光镜 ,免疫荧光 ,电镜 )等方面的检查及应用电脑软件测定肾小管 间质面积。结果 马兜铃酸组大鼠用药后 16、2 0、2 4周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用药后 16周血尿素氮、血清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 ,2 4周时肾功能损伤进一步加重。光镜检查可见马兜铃酸组大鼠有明显肾小管 间质损伤 ,16周时肾小管面积明显增加 ,管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 ;2 4周时出现明显肾小管萎缩 ,肾小管面积明显缩小 ,而肾间质面积明显增加 ,肾间质呈多灶性纤维化。电镜检查 16周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明显增加 ,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消失 ;2 0、2 4周时可见胞质内次级溶酶体和髓样小体堆积。结论建立了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马兜铃酸具有慢性肾毒性作用 ,可引起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马兜铃酸致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初步研究 [J].
张晓明 ;
郑法雷 ;
李艳 ;
段林 ;
金晶 ;
薄玉红 ;
黄庆元 ;
不详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2001, (01) :6-9
[2]   单个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马兜铃酸Ⅰ在诱导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协同作用 [J].
郑法雷 ;
文晓彦 ;
李雪梅 ;
高瑞通 ;
张晓明 .
中华内科杂志, 2000, (12) :38-41+73
[3]   马兜铃酸肾病存在四种临床病理类型 [J].
谌贻璞 ;
陈文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0, (06) :406-407
[4]   马兜铃酸I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 [J].
文晓彦 ;
郑法雷 ;
高瑞通 ;
李艳 ;
孙阳 ;
张晓明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0, (03) :206-209
[5]   药典法定剂量关木通对大鼠肾功能及间质结构影响的研究 [J].
崔太根 ;
王海燕 ;
尚明英 ;
蔡少青 ;
邹万忠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0, (02) :106-109
[6]   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观察 [J].
裘奇 ;
刘志红 ;
陈惠萍 ;
杨俊伟 ;
曾彩虹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9, (01) :15-18+98
[7]   钙拮抗剂对马兜铃酸Ⅰ所致LLC-K1细胞凋亡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作用 [J].
高瑞通 ;
郑法雷 ;
刘彦信 ;
郑德先 ;
李雪梅 ;
刘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9, (01) :6-9+97
[8]   中药马兜铃引起的大鼠非坏死性急性肾小管损伤和细胞凋亡初步研究 [J].
薄玉红 ;
毕增祺 ;
何祖根 ;
郑法雷 ;
闫彩香 .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7, (05)
[9]   马兜铃酸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J].
相正心 ;
何兴全 ;
周桂芬 ;
李翠红 .
药学学报, 1984, (03) :224-227
[10]  
RoleofserotonininthedevelopmentofChineseherbsnephropathy. ColsonCR ,DeGreefKE ,DuymelinckC.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