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黄河源区湿地萎缩驱动力的定量辨识
被引:22
作者:
李林
[1
]
李凤霞
[2
,3
]
朱西德
[1
]
常国刚
[4
]
肖建设
[2
]
机构:
[1] 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
[2]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 中国气象局干旱气侯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4]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湿地;
气候变化;
主成分;
关联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90、2000和2004年黄河源区湿地卫星遥感监测解译资料和1962年以来玛多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湿地和气候变化特征,定量判别了造成湿地减少的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的贡献率,揭示了气候因子与湿地减少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黄河源区湿地动态变化特征呈现出河流、湖泊、沼泽湿地面积的萎缩和湖泊斑块数的减少,以及河流、湖泊、沼泽湿地向滩涂湿地转化的退化特征;19622004年间黄河源区气候变化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差异,特别是1990年以来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微弱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干旱化趋势;人类活动对湿地退化的贡献率要大于气候变化的贡献率,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对湿地退化起到了主导作用;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变化与自然因子的关联序尽管不尽一致,但近15年来黄河源区气候干旱化对于湿地的退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各类湿地面积随气温的升高、降水量的减少、蒸发量的增大、土壤冻结日数的减少和径流量的减少而萎缩,沼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显著,而蒸发量对湿地面积的退化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46 / 1255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