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性科技议题中的公众参与

被引:6
作者
郑泉 [1 ]
张增一 [2 ]
机构
[1]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科技议题; 争议; 公众参与; 话语; 身份构建;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9.04.010
中图分类号
G315 [群众性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自然和社会变化的进程,当科技与社会形成了紧张的张力,一些争议性科技议题往往随着负面事件的爆发引发社会冲突,并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当科学上的分歧进入社会领域中,裹挟了利益、资源和价值取向的社会因素使得争议变得更加复杂化。社交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为争议性科技议题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也给公众参与科学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公众话语的兴起和国际范围内公众参与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增加,需要尽快探索和发展适合于我国的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其中,重塑公众的信任、发挥媒体的作用以及完善对科技公民身份的建构将有助于争议性议题的科学传播。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Risk communication in the internet age: The rise of disorganized skepticism.[J].Sheldon Krimsky.Environmental Hazards.2007, 2
[2]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bsurd" concern or welcome dialogue? [J].
Horton, R .
LANCET, 1999, 354 (9187) :1314-1315
[3]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OPINION ON NUCLEAR-POWER -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J].
GAMSON, WA ;
MODIGLIANI, A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9, 95 (01) :1-37
[4]  
生命本身的政治.[M].罗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  
科学、真理与民主.[M].基切尔.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6]  
反思科学.[M].(瑞士) 诺沃特尼; (英) 斯科特; (英) 吉本斯; 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7]  
风险的社会放大.[M].(英) 皮金 (Pidgeon;N.) ; (英) 斯帕森 (Kasperson;R.E.) ; (英) 斯洛维奇 (Slovic;P.) ; 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8]  
一种文化?.[M].(美) 拉宾格尔; (美) 柯林斯; 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9]   转基因安全:流言与证据 [J].
胡瑞法 ;
王玉光 ;
石晓华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 37 (01) :129-132
[10]   科学争议与网民的认知变化——基于腾讯微博“崔方之争”的内容分析 [J].
陶贤都 ;
陈曼琼 .
科学学研究, 2016, 34 (04) :49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