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D技术在我国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0
作者
李继东
林跃鑫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福州
[3] 福州
关键词
RAPD; 食用菌;
D O I
10.13629/j.cnki.53-1054.2002.06.003
中图分类号
S646 [菌类(食用菌)];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食用菌 (edibleFungi)是一种大型真菌 ,营养丰富 ,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能预防和治疗包括一些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本文主要就RAPD技术原理、在我国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快速克隆RAPD片段方法的研究 [J].
许占友 ;
张爱民 ;
张树榛 ;
贾继增 ;
黎裕 .
生物技术, 2000, (05) :34-38
[2]   确证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子生物学证据I.中国被毛孢与冬虫夏草之间的关系 [J].
李增智 ;
黄勃 ;
李春如 ;
樊美珍 .
菌物系统, 2000, (01) :60-64
[3]   木耳交配型混合集群RAPD分析 [J].
张永强 ;
罗信昌 .
菌物系统, 1999, (02) :192-196
[4]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的RAPD分析 [J].
秦国夫 ;
贺伟 ;
沈瑞祥 .
真菌学报, 1996, (01) :26-33+82
[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菇类研究中的应用 [J].
罗信昌 ;
李英波 ;
施庆利 .
食用菌学报, 1995, (04) :1-10
[6]  
Finger printing genomes using PCR with arbitrary primers. Welsh J, Mcclelland M, et al.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