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不同轮作方式下大豆产量对施钾的响应

被引:11
作者
韩晓增 [1 ]
胡国华 [2 ]
邹文秀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2] 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关键词
大豆; 轮作; 钾肥; 籽粒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大豆主产区之一,因其大豆的商品率高,在保障我国粮油供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轮作试验为依托,分析了钾肥投入量和降水格局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大豆产量取决于轮作方式、钾肥投入量及降水格局的共同调控作用。大豆连作显著降低了大豆的产量,与大豆-玉米轮作和大豆-玉米-小麦轮作相比分别降低了5.5%和29.6%;钾肥的施用能够显著缓解大豆连作对大豆产量的限制,并随着钾肥投入量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但是在大豆-玉米-小麦轮作条件下,当钾肥投入量增加到149.0 kg·hm-2后,大豆产量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增加趋势,说明在延长大豆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周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减少钾肥施用量。与此同时,钾肥还能够缓解研究区域内湿润年份大气降水过多对大豆籽粒产量的限制作用。因此,在研究区域内钾肥的施用能够显著增加大豆连作对大豆产量的限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不同耕作方式对重迎茬大豆产量影响的机理 [J].
韩晓增 ;
邹文秀 ;
潘凤娟 .
大豆科技, 2012, (05) :9-12+16
[2]   施肥和降水年型对土壤供水量和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邹文秀 ;
韩晓增 ;
江恒 ;
杨春葆 .
大豆科学, 2012, 31 (02) :224-231
[3]   东北黑土区降水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J].
邹文秀 ;
韩晓增 ;
江恒 ;
杨春葆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196-202
[4]   栽培措施对高蛋白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朱洪德 ;
王春凤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 (03) :327-333
[5]   水钾耦合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J].
闫春娟 ;
韩晓增 ;
王守宇 ;
王树起 ;
李海波 .
大豆科学, 2007, (06) :862-867
[6]   水氮耦合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Ⅱ.水氮耦合对大豆生理特征的影响 [J].
韩晓增 ;
裴宇峰 ;
王守宇 ;
祖伟 ;
刘丽君 .
大豆科学, 2006, (02) :103-108
[7]   黑土钾素分布状态与大豆钾肥效应的研究 [J].
韩晓增 ;
王守宇 ;
刘晓洁 .
大豆科学, 2002, (01) :36-42
[8]   重迎茬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 [J].
刘忠堂 ;
于龙生 .
大豆科学, 2000, (03) :229-237
[9]   重迎茬大豆营养失调原因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 [J].
韩晓增,许艳丽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6, (05) :302-307
[10]   黑土地区钾肥对大豆产量效应的研究 [J].
吴秀清,葛家麒,王宏燕,孙聪姝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