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区采煤塌陷不同恢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被引:26
作者
王琦 [1 ]
全占军 [1 ]
韩煜 [1 ]
付梦娣 [1 ]
叶瑶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4] 南京农业大学
[5] 不详
关键词
采煤塌陷; 沉陷后年限; 土壤理化性质; 风沙区;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4.02.022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比较了未沉陷样地、沉陷后2a,7a,12a,17a样地不同土壤深度土壤含水量、孔隙度、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沉陷后2a土壤含水量、孔隙度与未沉陷样地相比差异显著,土壤含水量变化主要受包气带水分运移影响,风蚀和水蚀因素是造成表层土壤孔隙度变化的主要原因;(2)40-50cm土壤深度,沉陷后2a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加快38%左右;(3)沉陷后土壤全N质量分数和速效N含量显著低于未沉陷样地,流失率分别为20%和80%左右;(4)沉陷后土壤全P含量显著高于未沉陷样地,沉陷后2a,7a土壤速效P含量与未沉陷样地相比差异显著,流失率在65%75%之间;(5)沉陷与未沉陷样地相比,土壤中全K质量分数和速效K含量差异不显著;(6)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养分影响远大于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沉陷后2~7a土壤含水量恢复至75%左右,土壤孔隙度可以完成恢复,土壤N、P元素在沉陷后12~17a才能逐步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2+126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煤矿矿区不同采煤塌陷年限土壤物理性质对比研究 [J].
谢元贵 ;
车家骧 ;
孙文博 ;
彭熙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4) :26-29
[2]   半干旱地区采煤塌陷对土壤性质影响进展研究 [J].
吴艳茹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0 (05) :109-112
[3]  
淮北市采煤塌陷区土壤养分状况[J]. 简兴,王玉良,王松.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1 (02)
[4]   采煤沉陷后风沙土理化性质变化及其评价研究 [J].
臧荫桐 ;
汪季 ;
丁国栋 ;
高永 ;
贺晓 ;
阎琳 ;
何志 ;
那钦 ;
龚萍 ;
任昱 .
土壤学报, 2010, 47 (02) :262-269
[5]   半干旱区采煤沉陷对地表植被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J].
周莹 ;
贺晓 ;
徐军 ;
刘健 .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4517-4525
[6]   采煤塌陷后风沙区土壤水分的环境变异性研究 [J].
臧荫桐 ;
汪季 ;
白彤 ;
高永 ;
贺晓 ;
袁立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9, (06) :151-156
[7]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开发的植被生态效应及对策 [J].
张茂省 ;
卢娜 ;
陈劲松 .
地质通报, 2008, (08) :1299-1312
[8]   采煤塌陷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J].
何金军 ;
魏江生 ;
贺晓 ;
卢立娜 ;
牛香 .
煤炭科学技术, 2007, (12) :92-96
[9]   人为干扰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J].
许中旗 ;
闵庆文 ;
王英舜 ;
李文华 ;
许晴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38-42
[10]   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J].
王健 ;
高永 ;
魏江生 ;
代海燕 ;
方彪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