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更新中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生产——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33
作者
王苑 [1 ]
邓峰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历史街区; 更新; 社会结构; 空间生产; 山塘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历史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类型,其更新过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文章从空间生产理论入手,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分析了更新前后社会结构以及街区空间类型的变迁过程,认为这一过程在消解了街区原有传统社会关系的同时,构建了另一种开放的社会结构体系,由此产生新的空间生产需求并反映在空间景观的改造之中,这在本质上无法实现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承。最后提出控制空间使用主体的替代,促进街区的渐进式更新是一种较适宜的历史街区更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解读城市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 [J].
张京祥 ;
邓化媛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3 (01) :43-47
[2]   历史街区再生性改造的批判 [J].
肖佳 .
山西建筑, 2009, 35 (03) :40-41
[3]   谈现代化传统历史街区的空间生产 [J].
王达生 .
山西建筑, 2009, 35 (02) :56-57
[5]   历史街区分阶段整体性保护更新研究——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 [J].
袁泉 ;
张炯 .
华中建筑, 2008, (08) :127-132
[6]   回归生活世界——历史街区生活真实性问题的探讨 [J].
夏健 ;
王勇 ;
李广斌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4) :99-103
[7]   基于社会网络重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三倒拐历史街区为例 [J].
赵万民 ;
彭薇颖 ;
黄勇 .
规划师, 2008, (02) :9-13
[8]   生产·意识形态与城市空间——亨利·勒斐伏尔城市思想述评 [J].
汪原 .
城市规划, 2006, (06) :81-83+87
[9]   历史街区保护的双系统模式的建构 [J].
梁乔 .
建筑学报, 2005, (12) :36-38
[10]   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 [J].
阮仪三 ;
顾晓伟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