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坡面细沟发育过程及水沙关系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31
作者
和继军 [1 ,2 ,3 ]
孙莉英 [2 ,3 ]
李君兰 [3 ]
蔡强国 [3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侵蚀; 泥沙流移; 降雨量; 水沙关系; 缓坡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了明确细沟发育特征及对坡面产流产沙的作用,该文在固定坡度(10°)和2个雨强(1.5和2mm/min)条件下,采用室内纯净水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塿土和黄绵土的坡面细沟发育过程和水沙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细沟主要由沿坡面方向呈线状平行分布的跌坎链相互连通演化而成,在雨强较小时塿土更易形成细沟,而黄绵土在雨强较大时才能形成细沟。含沙量与侵蚀速率的变化规律与坡面跌坎和细沟的形成具有同步关系,雨强的增大不会引起塿土含沙量和侵蚀速率的明显增加,但对黄绵土含沙量和侵蚀速率的变化有很大影响,在大雨强时黄绵土含沙量和侵蚀速率会迅速增加,并在坡面细沟形成后很快超过塿土。同时,细沟的存在并不会引起塿土含沙量和侵蚀速率的明显变化,但黄绵土对坡面细沟反应敏感,细沟一旦形成会导致其含沙量和侵蚀量的急剧增加。该研究为坡耕地细沟侵蚀的有效防治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片蚀与细沟间侵蚀过程中地表微地形的变化 [J].
郑子成 ;
吴发启 ;
何淑勤 ;
赖腊 .
土壤学报, 2011, 48 (05) :931-937
[2]   细沟侵蚀影响因素和临界条件研究进展 [J].
李君兰 ;
蔡强国 ;
孙莉英 ;
陈晓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1) :1319-1325
[3]   稀土元素示踪坡面次降雨条件下的侵蚀过程 [J].
郑良勇 ;
李占斌 ;
李鹏 ;
宋炜 ;
刘普灵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3) :87-91
[4]   陡坡面发育的细沟水动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J].
李占斌 ;
秦百顺 ;
亢伟 ;
李鹏 ;
李雯 ;
魏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6) :64-68
[5]   WEPP模型中细沟可蚀性参数估计方法误差的理论分析 [J].
雷廷武 ;
张晴雯 ;
姚春梅 ;
闫丽娟 ;
刘汗 ;
杨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1) :9-12
[6]   坡面细沟发生临界水动力条件初探 [J].
丁文峰 ;
李占斌 ;
鲁克新 ;
丁登山 .
土壤学报, 2003, (06) :822-828
[7]   细沟发育过程中的溯源侵蚀与沟壁崩塌 [J].
韩鹏 ;
倪晋仁 ;
李天宏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2, (02) :115-125
[8]   细沟侵蚀动力过程极限沟长试验研究 [J].
张晴雯 ;
雷廷武 ;
潘英华 ;
夏卫生 ;
刘纪根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2) :32-35
[9]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黄土坡面细沟形成机理模型 [J].
倪晋仁 ;
张剑 ;
韩鹏 .
水利学报, 2001, (12) :1-7
[10]   坡面细沟发生临界条件研究 [J].
蔡强国 .
泥沙研究, 1998, (01) :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