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伏金矿地电化学异常形成机制及异常形态特征

被引:18
作者
罗先熔
王卫民
张佩华
机构
[1] 桂林工学院
关键词
金矿,地电异常,形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0.8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隐伏金矿地电化学异常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内部不同矿物组成的微观原电池作用下,矿体产生电化学溶解,导致矿体周围形成金的离子晕;这些金离子晕在地电场、浓差扩散、地下水循环等因素作用下,向地表迁移形成了地电化学金异常。在地表测出的地电化学金异常又因矿体的埋深和产状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外电场作用下离子晕中的离子电迁移 [J].
邓涛声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4) :407-413
[2]  
地球电化学勘查及深部找矿[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罗先熔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