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上天柱、风池穴“气至病所”形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
吴泽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吴泽森
刘芳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芳稿
金舒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金舒白
机构
:
来源
:
上海针灸杂志
|
1987年
/ 02期
关键词
:
风池穴;
穴位;
不同深度;
针刺深度;
内分泌性突眼;
颈项部穴位;
得气;
针刺感应;
针感;
天柱穴;
枕大神经;
D O I
:
10.13460/j.issn.1005-0957.1987.02.021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选用上天柱、风池穴针刺治疗内分泌性突眼症已取得较好的疗效。在针刺该两穴时,可出现不同的针刺感应:或达头顶、或达前额、或达眼区等等。用眼球突出测量计和超声波进行测量,发现因针刺感应不同,疗效有异。其中以达眼区的针感为最佳。它符合针刺疗法历来强调的“气至病所”,“气至而有效”的观点。为了寻究“气至病所”的形态基础,本文采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本验证了临床不同针刺深度,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