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

被引:19
作者
彭国华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收敛“俱乐部”; 地区差距; 时间序列;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8.12.00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2 ;
摘要
本文应用时间系列方法,从新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地区收入的"俱乐部"收敛性。它的优点是可以避免东、中、西部的预先限定,识别出哪些地区能够形成收敛"俱乐部"。研究表明,我国存在以上海人均收入为稳态水平的收敛"俱乐部",它包括16个省份,这意味着我国将近一半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相当大的上升潜力和空间。分析显示,产业结构差异和国际贸易对收敛"俱乐部"有很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7+86 +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双边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中地区生产率的经验研究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7, (08) :123-132
[2]   地区经济收敛实证研究方法评述 [J].
陈晓玲 ;
李国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8) :151-160
[3]   中国省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 [J].
徐现祥 ;
李郇 .
经济学(季刊), 2005, (S1) :83-100
[4]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 [J].
梁琦 .
世界经济, 2004, (12) :32-40
[5]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8) :3-14+80
[6]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 [J].
姚枝仲 ;
周素芳 .
世界经济, 2003, (04) :35-44
[7]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
[8]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 [J].
蔡昉 ;
王德文 ;
都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2) :4-14+204
[9]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
[10]   Testing convergence in economic growth for OECD countries [J].
Nahar, S ;
Inder, B .
APPLIED ECONOMICS, 2002, 34 (16) :20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