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频发区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6
作者
谢贤健 [1 ]
韦方强 [2 ]
机构
[1]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分形; 稳定性; 泥石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应用GIS技术及分形理论,以云南省小江流域为研究区,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6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及未利用地,并进行各土地利用类型图斑分形维数分析。结果表明:小江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在区域分布上相对集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林地和耕地为主,分别占全流域面积的52.78%,28.07%和15.77%,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各土地利用类型分维值为1.197 2~1.498 4,平均分维值1.327 9;根据分维值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稳定性排序:林地>未利用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耕地>草地>水域;稳定性指数介于0.2~0.5之间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42.66%,总体稳定性较差。说明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小江流域土地利用总的发展趋势不稳定,人为扰动因素的实施欠合理。分维值较好地反映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复杂程度及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1+176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秦耀辰 ;
刘凯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4) :426-436
[2]   DEM提取黄土高原地面坡度的不确定性 [J].
汤国安 ;
赵牡丹 ;
李天文 ;
刘咏梅 ;
谢元礼 .
地理学报, 2003, (06) :824-830
[3]   西北干旱区景观要素镶嵌结构的分形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 [J].
徐建华 ;
艾南山 ;
金炯 ;
樊胜岳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1, (01) :35-39
[4]   基于DEM的山地日照时数模拟时空特点及应用——以北京西山门头沟区为例 [J].
陈华 ;
孙丹峰 ;
段增强 ;
张凤荣 .
山地学报, 2002, (05) :559-563
[5]   基于DEM的龙口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研究 [J].
邹敏 ;
吴泉源 ;
逄杰武 .
测绘科学, 2007, (06) :173-175+93+210
[6]   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J].
李卓卿 ;
许建初 .
生态学杂志, 2005, (06) :623-626
[7]  
分形理论及其应用[M].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董连科编著, 1991
[8]   FRACTALS AND THE ACCURACY OF GEOGRAPHICAL MEASURES [J].
GOODCHILD, MF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 GEOLOGY, 1980, 12 (02) :85-98
[9]  
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 .2 Mandelbort BB. W.H.Freeman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