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高龄(≥8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欣
李兰君
潘青芹
李传战
机构
[1]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民医院心内二科
关键词
心绞痛,不稳定型;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高龄(≥8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菏泽市巨野县人民医院心内二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7例,根据年龄及治疗方法分为中青年PCI组(年龄<60岁,n=39)、老年PCI组(年龄60~79岁,n=36)、高龄PCI组(年龄≥80岁,n=32)、高龄药物治疗组(≥80岁,n=40)。比较4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率、收缩压)、实验室检查指标(血肌酐、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心电图ST段改变)、药物使用情况及氯吡格雷服用时间;比较中青年PCI组、老年PCI组及高龄PCI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钙化弥漫性病变发生率、慢性闭塞性病变发生率、桡动脉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并发症及部分血运重建情况;比较高龄PCI组与高龄药物治疗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出血情况。结果 4组患者性别、吸烟率、高血压病史阳性率、糖尿病病史阳性率、心率、收缩压、血肌酐、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心电图ST段改变发生率和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ARB)使用率及氯吡格雷服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PCI组、老年PCI组及高龄PCI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桡动脉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PCI组患者钙化弥漫性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及部分血运重建发生率高于中青年PCI组(P<0.05)。高龄PCI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高龄药物治疗组(P<0.05);随访12个月,高龄PCI组与高龄药物治疗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高龄(≥8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远期预后;高龄不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的绝对禁忌。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Drug coated balloon angioplas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mall vessel coronary disease[J] . Sinaga Dasdo A.,Ho Hee Hwa,Zeymer Uwe,Waliszewski Matthias,Jafary Fahim H.,Ooi Yau Wei,Loh Jason K. K.,Tan Julian K. B.,Ong Paul J. L..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2015 (6)
[2]   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Transradial Versus Transfemoral Approach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Angioplasty [J].
Brueck, Martin ;
Bandorski, Dirk ;
Kramer, Wilfried ;
Wieczorek, Marcus ;
Hoeltgen, Reinhard ;
Tillmanns, Harald .
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009, 2 (11) :1047-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