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树种人工林生产力现状及潜力的调查研究Ⅰ.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研究

被引:41
作者
孙长忠
沈国舫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
[2]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人工林; 生产力; 杉木; 马尾松;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0.06.007
中图分类号
S718.55+6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重点调查与全面搜集已有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式 ,对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现状与潜力 ,分别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水平 ,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集体杉木人工林现实生产力多为气候生产力的 11%~ 18% ,国有林多为 2 0 %~ 4 0 % ;若达正常经营状态 ,集体、国有杉木人工林其生产力可在现有水平上分别再提高 70 %以上和 4 0 %。集约经营条件下 ,杉木可达气候生产力的 50 % ,马尾松可达 80 %左右。良种、良法条件下 ,国有林生产力可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 80 %以上。相同条件下 ,马尾松同杉木相比 ,生物生产力高 2 0 %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613 / 6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杉木优良种源家系选择 [J].
李晓储 ;
黄利斌 ;
王伟 ;
蒋志新 ;
吕祥生 ;
王敏敏 ;
王福林 ;
李玉良 ;
马文明 ;
段雅红 ;
杜晓祥 ;
祝良林 ;
卢洪霖 ;
眭国荣 ;
李志琪 .
江苏林业科技, 1999, (01) :14-20+35
[2]   杉木二代家系区域选择 [J].
王金富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1) :25-27
[3]   杉木无性系改良增产效益的研究 [J].
周天相 ;
徐金良 ;
叶连样 ;
叶省发 .
林业科技开发, 1997, (02) :11-14
[4]   马尾松干材容积密度的探讨 [J].
吕勇 ;
陈亮明 .
林业资源管理, 1996, (05) :55-57
[5]   不同密度杉木林分生物量结构与土壤肥力差异研究 [J].
林开敏,俞新妥,何智英,邱尔发,林思祖 .
林业科学, 1996, (05) :386-387+389-392
[6]   不同地域马尾松幼龄林生物生产力的研究 [J].
宁晓波 ;
刘茜 ;
宁晓波 .
林业资源管理, 1996, (01) :49-52
[7]   杉木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变化规律 [J].
秦建华 ;
姜志林 .
生态学杂志, 1996, (01) :1-7
[8]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间伐效应的研究 [J].
刘煊章,文仕知,项文化 .
林业资源管理, 1995, (05) :43-48
[9]   马尾松定量间伐研究 [J].
庄晨辉 .
林业科技通讯, 1995, (06) :20-22
[10]  
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Ⅱ.中国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摸拟[J]. 刘世荣,徐德应,王兵.林业科学研究. 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