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及其成因

被引:27
作者
黄建平
马东升
刘聪
王辉
机构
[1]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带; 榴辉岩; 金红石; 矿床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2 [非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数千个榴辉岩体中 ,已发现了 4 0个含金红石榴辉岩体 ,金红石储量达数百万吨 .在综述、分析该带榴辉岩的空间分布、岩石矿物学、含矿性等特征的基础上 ,确定了块状榴辉岩型和片麻状榴辉岩型两种主要矿石类型 .金红石在矿石中主要呈包裹体、粒间充填、蚀变残余和热液充填四种赋存形式 ,分别代表了四个不同的形成阶段 .电子探针分析显示 ,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期间 ,富含Na的深部流体对金红石的成矿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该矿床属典型的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 ,在成因上与超高压变质作用有关 ,类似于挪威的Engeb fjellet、俄罗斯的Shubino村和意大利的PianPaludo矿床 ,而不同于我国已知的主要金红石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514 / 5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