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脑梗死病灶大小及近期预后的关系(英文)

被引:4
作者
郭毅
周志斌
李富康
马可夫
王晓萍
机构
[1]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省深圳市
[3] 广东省深圳市
关键词
脑缺血; 脑血管意外; 基质金属蛋白酶;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背景:动物实验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否可作为反应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大小及近期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目的:探讨MMP-9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大小,预后关系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非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自2002-01/2003-04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住院的、经临床诊断为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或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4例,男88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62.34±14.3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74例,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干预:起病后24h抽取肘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MMP-9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NFDS)对患者入院以及发病两周后进行评分。主要观察指标:血清MMP-9,CRP水平,白细胞计数,血脂,脑梗死体积,预后。结果:脑梗死组MMP-9水平犤(731.55±226.18)mg/L犦,CRP水平犤(8.65±3.77)mg/L犦,三酰甘油水平(1.91±0.96)mmol/L犦及白细胞计数犤(9.17±1.99)×109L-1犦明显高于腔隙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235 / 6237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