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民无法从“公司+农户”中受益

被引:29
作者
姜睿清 [1 ]
黄新建 [2 ]
谢菲 [1 ]
机构
[1] 南昌大学理学院
[2]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司+农户; 公司+合作社+农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产业化经营;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3.03.010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为了探究以"公司+农户"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与农民增收乏力之间的矛盾,文章以江西省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调查资料为基础,从家庭经营规模、利益联结机制和龙头企业实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目前农民无法受益的原因:以妇女和老人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村"空心化"现状使得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偏小;农民和公司的主体地位不对称,农民难以参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分配,农户和公司之间是松散型利益联结机制;农业龙头企业普遍是小企业,生存的压力已经令其自顾不暇,即使有心也无力让为数众多的农户参与到有限利润的分配中来。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匮乏现状、原因及对策 [J].
郑丹 ;
大岛一二 .
农村经济, 2011, (04) :76-79
[3]   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 [J].
朱启臻 ;
杨汇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 (01) :162-169
[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J].
郑丹 ;
王伟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02) :138-142
[6]   农业产业链“公司+农户”组织模式再造 [J].
高青松 ;
何花 ;
陈石平 .
科学决策, 2010, (01) :35-43+61
[7]   基于GNBS和正式固定价格契约的农产品供应链关系契约模型 [J].
张春勋 ;
刘伟 ;
赖景生 .
中国管理科学, 2009, 17 (02) :93-101
[8]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 [J].
牛若峰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3) :8-15+79
[9]   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 [J].
严海蓉 .
读书, 2005, (07) :74-83
[10]   商品契约优于要素契约——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契约选择为例 [J].
周立群 ;
曹利群 .
经济研究, 2002, (01) :14-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