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巷道钢桁架力学性能试验及支护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国锋 [1 ,2 ]
解毅 [1 ,2 ]
许丽莹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软岩巷道; 双层钢桁架; 圆形封闭支架; 力学性能测试; 巷道支护;
D O I
10.13545/j.cnki.jmse.2016.04.013
中图分类号
TD353 [巷道支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大地压、强流变、大变形等问题突出,此类巷道稳定需要较大的支护力,因此提出全圆钢桁架支架支护技术。桁架采用8段双层12#工字钢构件组成,每段构件之间连接采用端头焊接390 mm×800 mm×30 mm钢板和螺栓连接,在实验室借助分步多次逐级加载、测试系统测试了全圆钢桁架支架在垂向和水平向荷载按不同比例组合作用下的极限荷载和极限变形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均压荷载作用下,钢桁架的极限承载力为1 500 t,弹性极限压缩变形为12.18 mm;非均压荷载组合比值为0.2时,支架极限承载力为900 t,弹性极限变形为26.3 mm;极限荷载破坏方式为连接块处的错动和支架直径收缩变形破坏。与传统U型钢支架相比,钢桁架支护反力提高10倍以上。针对极软岩巷道变形规律,提出恒阻大变形锚杆索+预留变形量的一次支护,在高预紧力支护下通过恒阻装置释放变形能并形成锚网索-围岩耦合支护圈,然后采用全圆钢桁架强力二次支护,在均压下发挥钢桁架的最佳支护力学性能,其支护方式在深部大地压、强流变软岩巷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流变巷道柔刚性强力全封闭U型钢支护技术.[A].陈贵;孙荣贵;.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2,
[2]  
软岩工程力学.[M].何满潮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3]   回风石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其支护对策 [J].
杨晓杰 ;
庞杰文 ;
张保童 ;
孟凡毅 ;
姜文峰 ;
樊利朋 ;
牛翔 .
煤炭学报, 2014, 39 (06) :1000-1008
[4]   U型钢支架偏纵向受力及屈曲破坏分析 [J].
刘建庄 ;
张农 ;
郑西贵 ;
王宝贵 .
煤炭学报, 2011, 36 (10) :1647-1652
[5]   顾桥煤矿深井岩巷破碎软弱围岩支护方法探索 [J].
刘泉声 ;
康永水 ;
白运强 .
岩土力学, 2011, 32 (10) :3097-3104
[6]   U型钢支架结构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 [J].
谢文兵 ;
荆升国 ;
王涛 ;
任有奎 ;
张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2) (S2) :3743-3748
[7]   深部高应力软岩动压巷道加固技术研究 [J].
方新秋 ;
何杰 ;
何加省 .
岩土力学, 2009, 30 (06) :1693-1698
[8]   大刚度高强度二次支护巷道控制机理与应用 [J].
李大伟 ;
侯朝炯 ;
柏建彪 .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07) :1072-1078
[9]   高地应力破碎软岩巷道过程控制原理与实践 [J].
许兴亮 ;
张农 ;
徐基根 ;
魏学松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7, (01) :51-55
[10]   柳海矿运输大巷返修工程深部软岩支护设计研究 [J].
何满潮 ;
郭志飚 ;
任爱武 ;
胡永光 .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09) :9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