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石的热稳定性和热处理产物的DTA,IR和EPR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实
张惠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高岭石; 热处理产物; 热稳定性;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1992.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DTA、IR和EPR等方法研究了高岭石的热稳定性及100—900℃热处理产物的系统特征。高岭石的热稳定性会因为堆垛层错缺陷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根据IR和EPR实验,所有高岭石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包括:脱羟前、脱羟和脱羟后三个阶段。小于400℃时,产物成分和结构同原高岭石相同,≥400℃开始产物的堆垛层错浓度增大并有利于继续升温后的脱羟过程。变高岭石可能介于晶质和非晶质之间。此外,高岭石Ⅰ位Fe3+和变高岭石结构中的Fe3+可能有某些相似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高岭石矿物高温相变过程及其火山灰活性 [J].
高琼英 ;
张智强 .
硅酸盐学报, 1989, (06) :541-548
[2]  
矿物的红外光谱.[M].[英]法默(V·C·Farmer) 编;应育浦等 译.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