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耳毒性的再探讨

被引:4
作者
孙建和,李兴启,姜泗长,方耀云,张素珍,王沛英,周承勇,于黎明,李玉,胡吟燕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关键词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听性脑干反应,眼震电图,耳蜗,前庭,内耳毒性;
D O I
10.13201/j.issn.1001-1781.1995.06.020
中图分类号
R764 [耳科学、耳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13 ;
摘要
给豚鼠肌注不同剂量的庆大霉素(GM)和卡那霉素(AMK),分别于注射前和后1、2、3、4周测ABR,并于用药前和后2、4、6周记录眼震频率,最后一次功能测试后取内耳组织用SDH染色耳蜗铺片,火棉胶切片和SEM观察。结果表明,除GM100mg组ABR阈值受剂量影响较明显外,其它各组ABR阈移大小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GM的阈值变化比AMK大。GM100mg组和AMK各组用药后前庭眼震频率减少。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毛细胞缺失数亦增加,GM比AMK毛细胞缺失数多,前庭器官位觉斑和壶腹嵴的变化AMK组比GM组大。耳蜗和前庭功能与形态变化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二药对内耳的毒性。
引用
收藏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