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崔铁宁
张继美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区域协同;
D O I
10.14017/j.cnki.2095-5766.2020.0042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利用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修正引力模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绿色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的研究发现:2008—2016年中国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显著,地区间差异在缩小但差异仍较为明显,且地区间的联系突破地理邻近效应,呈现为广泛复杂的网络关联和结构形态并趋于稳定。绿色发展空间分布呈现:以环渤海为主的"双向溢出"板块,主要体现出经济及技术外溢以及能源输入;以西南地区为主的"双向溢出"板块主要进行资源供给及接受技术外溢;以东部沿海省份为主的"主受益"板块,体现其绿色发展得益于西北及环渤海地区的资源供给,各指标水平较高且均衡,但板块外的溢出效应不明显;西北地区省份为主的"净溢出"板块,各方面发展均比较落后,主要对环渤海地区进行资源供给;陕西、河南作为资源密集型省份,其绿色发展受自身经济、产业结构等因素的限制,但因其地理位置居中,处于网络中心性最高的重要地位,与其他省份存在较广泛密切的联系,建议培育为新的绿色发展增长极;总体上,板块内部聚类明显,但仍存在板块内部分省份及板块间的互动不强,需打破行政壁垒,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板块间的技术、人才交流及资金流动,实现绿色协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5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生态城市规划下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J].
李妍 ;
朱建民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7, (12) :130-138
[2]   基于SNA的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 [J].
李琳 ;
牛婷玉 .
经济地理, 2017, 37 (09) :19-25+61
[3]   基于资源价值损失法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构建 [J].
何玉梅 ;
吴莎莎 .
统计与决策, 2017, (17) :5-10
[4]   山东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探析 [J].
刘冰 ;
张磊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07) :141-152
[5]   中国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 [J].
张德钢 ;
陆远权 .
软科学, 2017, 31 (04) :15-18
[6]   基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中国省域协同碳减排研究 [J].
张翼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7, 32 (02) :63-69
[7]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关联效应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J].
林春艳 ;
孔凡超 .
经济学家, 2016, (11) :45-53
[8]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驱动机制 [J].
于伟 ;
张鹏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 (06) :18-28
[9]   中国省际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J].
杨桂元 ;
吴齐 ;
涂洋 .
商业经济与管理 , 2016, (04) :56-68+78
[10]   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及其来源——基于网络分析视角的实证研究 [J].
刘华军 ;
刘传明 ;
杨骞 .
经济学家, 2015, (10) :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