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粘弹性及界面活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夏惠芬
刘春泽
侯吉瑞
岳湘安
宋文玲
刘中春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2] 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3]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黑龙江大庆
[4] 黑龙江大庆
[5] 北京
关键词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体系; 粘弹性; 界面张力; 粘度; 驱油效率; 碱(NaOH)浓度;
D O I
10.19346/j.cnki.1000-4092.2003.01.019
中图分类号
TE357.4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实验研究了大庆油田所用ASP三元复合驱替液的驱油效率与碱浓度之间的关系。在45℃(大庆油藏温度)下,随碱浓度增大(0~1.5×104mg/L),NaOH/ORS 41/HPAM蒸馏水溶液在全部实验剪切速率范围内的粘度及在全部实验剪切振荡频率范围内的损耗模量、储能模量、松弛时间均不断下降,表明溶液粘弹性不断减小;溶液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60min稳定值)基本上不受聚合物浓度的影响,而随碱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在碱浓度≥8.0×103mg/L时达到超低值(10-3mN/m)。用注入水(矿化度3.7×103mg/L)配制的相同ORS 41和HPAM浓度、不同碱浓度(0、3.0×103、6.0×103、1.2×104mg/L)的ASP溶液在不同岩心上的驱油效率变化规律有很大不同,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在人造非均质岩心上在碱浓度3.0×103和6.0×103mg/L时达到高峰值,在标准长度和加长至两倍长度的两组天然均质岩心上随碱浓度增大而逐步提高,在碱浓度增大至1.2×104mg/L时略有降低。高碱浓度ASP溶液尽管具有超低界面张力,但由于粘度低、粘弹性低,驱油效率也低;油水界面张力在10-1~10-2mN/m、粘弹性(和粘度)较高的ASP溶液在岩心上驱油效率最高;超低界面张力不是绝对必要的。图4表2参11。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4+93 +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机理研究 [J].
夏惠芬 ;
王德民 ;
刘中春 ;
杨清彦 .
石油学报, 2001, (04) :60-65+4
[2]   三元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特性 [J].
夏惠芬 ;
张云祥 ;
张玉亮 ;
岳湘安 ;
蒋文科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9, (04) :20-23+106
[3]   ASP三元复合体系宏观流变特征研究 [J].
陈铁龙 ;
董范 ;
尤冬青 ;
成燕良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8, (01) :61-63+5-6
[4]   ASP驱油过程中碱对油层伤害的实验研究 [J].
韩炜 ;
程鹏燕 ;
王双德 ;
张卫帼 .
油田化学, 1996, (03) :57-61
[5]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流变性研究 [J].
吴文祥,张洪亮,胡靖邦,高树堂,李华斌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4, (04)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