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人际传播的议题、理论与方法选择——以美国三大传播学期刊为样本的分析

被引:18
作者
沈荟 [1 ]
王学成 [2 ]
机构
[1]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
[2]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
关键词
人际传播; 新媒体; 社会互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媒体对人际传播研究产生了什么影响?美国三大传播学核心期刊2005-2015年发表的新媒体人际传播论文表明:在议题上,新媒体人际传播研究呈现出从微观人际传播向社会、政治传播领域拓展和深化的趋势,凸显出新媒体人际传播在个人和社会、政治间所发挥的桥接作用;在理论选择上,传统理论框架在新媒体人际传播中仍具有适用性;在方法应用上,以实证研究为主,缺乏人文与科学精神交融的成果。由此可见,对新媒体人际传播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使"人的交流"这一传播的本质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关怀,还能够使我们重新认识并发掘它在整合多种传播实践、影响社会方面的巨大潜能。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100+128 +128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美国式的研究”才是高质量的研究?——浅谈新闻与大众传播研究方式 [J].
李喜根 .
国际新闻界, 2006, (07) :45-49
[2]  
媒介融合.[M].(丹) 延森 (Jensen;K.B.) ;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M].杨国枢[等]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4]  
消失的地域.[M].(美)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Meyrowitz)著;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  
社会研究方法基础.[M].(美)艾尔·巴比(EarlBabbie)著;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
[6]  
传播理论.[M].(美)斯蒂文·小约翰(S.W.Littlejohn)著;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8]  
人际传播.[M].(美)迈克尔·E.罗洛夫(MichaelE.Roloff)著;王江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9]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M].(美)戈夫曼著;徐江敏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10]   I'm Going to Instagram It! An Analysis of Athlete Self-Presentation on Instagram [J].
Smith, Lauren Reichart ;
Sanderson, Jimmy .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2015, 59 (02) :34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