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网络语言”

被引:14
作者
朱立志 [1 ]
王岩松 [2 ]
机构
[1]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 武警济南指挥学校
关键词
网络语言; 符号; 网语符号; 符号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符号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可以分为可读符号和非可读符号两类,它集中了汉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三个可读符号系统和一个副语言符号系统,具有创新性与多样性、复杂性与随意性、实指性与虚指性、丰富性与单调性等特点。本文拟从符号学理论入手,就网语符号的特点和生成原因对“网络语言”进行考察,最终得出结论:网语符号是一种新兴的、简约的、内容丰富的符号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 [J].
王铭玉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01) :1-9
[2]   符号学视野中的网络互动 [J].
黄华新 ;
徐慈华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01) :50-54+65
[3]  
高科技时代的符号世界.[M].李伯聪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  
重组话语频道.[M].(美)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柏敬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  
符号学原理.[M].(法)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著;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1999,
[6]  
社会学.[M].(美)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著;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  
西方语言学流派.[M].刘润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8]  
中华文化史.[M].冯天瑜等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9]  
人论.[M].[德]恩斯特·卡西尔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