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及其缺陷——以国际安全制度与人权制度为例

被引:21
作者
叶江 [1 ]
谈谭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国际制度; 合法性; 合法性缺陷; 文化根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基础在于其具有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能获得国际社会各行为体的赞同或同意。当今的国际制度如国际安全制度和国际人权制度就分别具有提供国际安全和人权保障等国际公共物品的能力,并且也能得到大多数行为体的赞同,但同时又在这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际制度的合法性缺陷。国际制度的合法性缺陷的根源体现在体制和文化两个方面。体制根源表现在主权国家的选择、决策程序以及监督和执行上的不同规定;文化根源体现在国际制度中的多元价值观冲突、核心价值观变迁以及不同行为体对相同价值原则的不同理解。国际制度的合法性缺陷不仅降低了国际制度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而且还使行为体对国际制度的赞同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5 +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试析大国崛起与“安全困境”的关系 [J].
叶江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02) :37-42+5
[2]   试论国际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与美国霸权的互动关系 [J].
陈东晓 .
国际政治研究, 2004, (03) :5-14
[3]   国际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范式比较 [J].
随新民 .
学术探索, 2004, (06) :69-74
[4]   国际组织与国际合法性:制约、问题与可能性 [J].
让-马克·柯伊考 ;
刘北成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2, (04) :3-33
[5]   “国际制度”概念辨析 [J].
陈晓进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0, (04) :20-23
[6]   国际制度:相互依赖有效吗? [J].
罗伯特·基欧汉 ;
门洪华 .
国际论坛, 2000, (02) :77-80
[7]   重新定义国际制度 [J].
苏长和 .
欧洲, 1999, (06) :22-27
[8]  
通往自由之路.[M].张穗华主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9]  
国家主权论.[M].肖佳灵著;.时事出版社.2003,
[10]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M].(美)大卫·A.鲍德温(DavidA.Baldwin)主编;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