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沟通分析:背景、框架与评价

被引:7
作者
别红暄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治沟通分析; 政治信息; 政治体系;
D O I
10.14185/j.cnki.issn1008-2026.2010.23.018
中图分类号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政治沟通分析的兴起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两次世界大战则是其直接诱因;从现代学科的发展说,政治沟通分析的兴起得益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政治沟通分析也是政治学研究范式从传统的法律—制度主义范式向行为主义研究范式发生重要转变的产物和表现。政治沟通分析的基本框架包括政治信息、信息发送者、信息沟通通道、信息接收者、信息反馈等五个相互联结的有机整体,这也是一个最为简单的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政治沟通分析方法对政治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尽管也受到了部分学者的批评,主要表现在:政治沟通分析理论的学者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一批既具有经验含义又具有系统含义的操作化概念结构;政治沟通开启了把政治信息作为政治分析单元的先例;政治沟通理论是对政治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政治发展与民主转型.[M].吴文程; 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2]  
传播学导论.[M].吕杰; 张波; 袁浩川;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3]  
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俞可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政治学.[M].(美)艾萨克(Isaak;A.C.)著;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