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前后黄连解毒汤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11
作者
李俊行
祖金祥
刘树民
柳长凤
黄志桓
董婉茹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配伍规律; 栀子苷; 盐酸小檗碱; 盐酸巴马汀; 黄芩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6.0 [药品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黄芩苷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探讨配伍对4种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乙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栀子苷、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黄芩苷进样量分别在0.1250~0.6250、0.0500~0.2500、0.0375~0.1875、0.0450~0.225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3、0.9992、0.9994、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4%、96.07%、104.00%、96.79%,RSD分别为0.78%、0.78%、0.74%、0.83%(n=6)。黄连解毒汤合煎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均低于相同处方量的单煎液。结论:方剂配伍后化学成分的含量并不是组方药味的简单叠加,而有其内在的配伍规律。本研究结果可为黄连解毒汤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153 / 21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HPLC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J].
汪涛 .
中国药房, 2009, 20 (18) :1410-1411
[2]   黄连解毒汤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金瑾 ;
段冷昕 ;
孙健 ;
赵文杰 ;
周秋丽 .
中国药学杂志, 2008, (05) :344-348
[3]   黄连解毒汤各成分的HPLC-UV/MS定性与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J].
孙健 ;
马吉胜 ;
金瑾 ;
王怀生 ;
温庆辉 ;
张宏桂 ;
周秋丽 .
药学学报, 2006, (04) :380-384
[4]   以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小鼠的药效动力学 [J].
宋珏 ;
路通 ;
谢林 ;
王广基 ;
刘晓东 .
中草药, 2005, (05) :709-713
[5]   黄连解毒汤中生物碱含量的拆方研究 [J].
王凌 ;
洪筱坤 .
中成药, 2003, (11) :52-54
[6]  
方剂学.[M].李冀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7]   Orengedokuto and berberine improve indomethacin-induced small intestinal injury via adenosine [J].
Watanabe-Fukuda, Yoko ;
Yamamoto, Masahiro ;
Miura, Naoko ;
Fukutake, Masato ;
Ishige, Atsushi ;
Yamaguchi, Rui ;
Nagasaki, Masao ;
Saito, Ayumu ;
Imoto, Seiya ;
Miyano, Satoru ;
Takeda, Junzo ;
Watanabe, Kenji .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9, 44 (05) :380-389
[8]   Hwangryun-Hae-Dok-tang (Huanglian-Jie-Du-Tang) extract and its constituents reduce ischemia-reperfusion brain injury an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in rats [J].
Hwang, YS ;
Shin, CY ;
Huh, Y ;
Ryu, JH .
LIFE SCIENCES, 2002, 71 (18) :2105-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