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被引:30
作者
孟祥龙 [1 ]
李莹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2] 沈阳农业大学计财处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大学生; 就业率; 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38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面临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局面;企业纷纷减员增效,政府提倡精简机构,事业单位实行下岗分流,人才需求明显下降;“啃老族”队伍扩大,大学生盲目择业现象严重;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缓慢,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合理。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中,优秀资源的比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少得可怜。第二,政府、高等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加强教育改革,调整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适当控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及规模;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全心全意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积极探索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摆正心态,消除就业盲目性。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探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J].
李红梅 .
石油教育, 2006, (04) :86-88
[2]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实证研究 [J].
赵天武 ;
兰顺东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08) :172-174
[3]   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就业难透析:现状、原因及对策 [J].
邱少明 .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 (Z2) :69-71
[4]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分析与思考 [J].
石嬿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4) :25-26
[5]   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探析 [J].
邢亮 ;
王芳 .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5) :83-84
[6]   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探析 [J].
王军 ;
刘慧 .
黑河学刊, 2006, (05) :134-137
[7]   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J].
严瑜 .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4) :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