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暗绿色硬粘土的早期成岩作用

被引:5
作者
李萍
陈刚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晚更新世; 绿色硬粘土; 古土壤; 成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暗绿色硬粘土层是一个埋藏的古土壤层。它具有土壤的基本性质:(1)具植物根孔、植物碎屑及网状黑色腐殖质;(2)具粘土化作用;(3)存在淋溶、淀积作用;(4)缺乏层理。但与一般土壤却又有明显的区别;(1)上部致密、坚硬,超固结比2.1~2.2,下部则固结程度较差,与一般土壤剖面正好相反;(2)呈绿色和黄绿色;(3)普遍合形态各异的结核,其成分由上至下为黄铁矿→菱铁矿、菱锰矿→褐铁矿、软锰矿,反映由还原-氧化环境的过渡。原因在于早期成岩作用的改造使其特征发生了变化。富氧的海水在细菌的作用下,使古土壤中的有机质被分解,从而使其具备了早期成岩作用的条件。伴随着游离氧的消耗以及氧化离子的还原作用,形成硫化氢、低价铁、低价锰等,使古土壤的颜色、硬度、结核和粘土矿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古土壤的整体面貌。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18+401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