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沉积盆地演化的关系——以右江盆地为例

被引:37
作者
刘建明
叶杰
刘家军
顾雪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北京,贵州贵阳,贵州贵阳
关键词
微细浸染金; 碳酸盐岩台地; 同沉积断裂; 盆地流体; 右江盆地;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1.04.011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华南右江盆地中某些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学、组构学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地质学和组构学研究表明 ,这类矿床具有大量的沉积阶段—成岩阶段的成因特征 ,在沉积物沉积—成岩期间就已经成矿。矿化与碳酸盐岩孤台的密切联系和丰富的成岩期软变形组构 ,表明成矿与控制海底地形的同沉积期断裂活动密切相关。而大量泄水构造和液化层理的出现则表明 ,在沉积物成岩阶段 ,沉积柱中曾有大量流体的活动 ,而且这种盆地流体的活动与成矿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生物_有机成因组构则显示 ,成矿与沉积有机质的演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另外 ,矿床没有显示出与岩浆活动的任何关系。因此 ,右江盆地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美国的卡林型金矿床不同 ,可能是离散大陆边缘张性盆地演化过程中盆地流体活动的产物之一。这一认识也得到地球化学研究不同程度的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盆地流体中有机组分的成矿效应
    刘建明
    叶杰
    刘家军
    谭骏
    朱和平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3) : 141 - 148
  • [2] 沉积盆地动力学与盆地流体成矿
    刘建明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2) : 76 - 84
  • [3]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序列与古特提斯海再造
    覃建雄
    陈洪德
    田景春
    杨作升
    [J]. 地球学报, 2000, (01) : 62 - 70
  • [4]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特征与成因探讨
    刘建明
    刘家军
    郑明华
    顾雪祥
    [J]. 地球化学, 1998, (06) : 585 - 591
  • [5] 滇黔桂金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盆地流体成因模式
    刘建明
    刘家军
    [J]. 矿物学报, 1997, (04) : 448 - 456
  • [6] 沉积盆地中的流体活动及其成矿作用
    刘建明
    刘家军
    顾雪祥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7, (04) : 54 - 65
  • [7] 滇黔桂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矿床地球化学类型
    谭运金
    [J]. 矿床地质, 1994, (04) : 308 - 321
  • [8] 喷流型与浊流型层控金矿床.[M].郑明华等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 [9] 华南右江盆地沉积构造演化.[M].曾允孚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 [10] 桂西北超微粒型金矿及其成矿和找矿模式.[M].国家辉等著;.地震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