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16
作者
潘峰
耿秋娟
楚红杰
王利利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省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石油; 土壤; 多环芳烃; 生态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X820.4 [风险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对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残留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PAHs总残留量范围为70.8~5 013.2μg.kg-1,且以3环以上多环芳烃组分为主。其中,苯并[a]芘检出率为100%,采油树前地表土壤苯并[a]芘检出量很高,最高可达996.9μg.kg-1。参考加拿大农业区域土壤PAHs的治理标准值,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运行中和停产时间较短的油井周围土壤的生态风险较高;油井运行状态、停产时间及距采油树(污染源)的距离对土壤的生态风险都有影响,油井停产时间越长,其周围土壤的生态风险随之降低,距污染源越远,土壤生态风险越低。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石油污染地的土壤修复技术 [J].
张树才 ;
牟桂芹 .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9, 9 (08) :29-31
[2]   中原油田周边土壤中PAHs的污染特征及评价 [J].
匡少平 ;
孙东亚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8, (04) :422-425
[3]   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植物根际修复研究初探 [J].
刘世亮 ;
骆永明 ;
丁克强 ;
李华 ;
吴龙华 .
生态环境, 2007, (02) :425-431
[4]   北京市部分地区土壤和植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 [J].
汤莉莉 ;
牛生杰 ;
朱永官 ;
许潇锋 ;
陈魁 ;
李芳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6) :750-755
[5]   苯并(a)芘和苯并(k)荧蒽混合物对栉孔扇贝毒理学指标的影响 [J].
任加云 ;
潘鲁青 ;
苗晶晶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7) :1180-1186
[6]   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J].
葛成军 ;
俞花美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1) :162-165
[7]   钢铁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残留及评价 [J].
葛成军 ;
安琼 ;
董元华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2) :66-69+73
[8]   油田城市地表土壤石油污染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J].
刘晓艳 ;
李兴伟 ;
纪学雁 ;
刘晓冬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4) :68-69
[9]   石油勘探开发中的石油类污染及其监测分析技术 [J].
任磊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3) :44-47
[10]   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环境行为 [J].
占新华 ;
周立祥 .
生态环境, 2003, (04) :487-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