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有之乡”的国家伦理

被引:2
作者
熊培云
机构
关键词
社会分红; 财富; 国家伦理; 乌有之乡; 永久基金; 红包; 普拉德霍湾; 中国国有企业;
D O I
10.19351/j.cnki.44-1019/g2.2008.06.010
中图分类号
D623 [国务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我们能否建立一个可以实现社会分红的政府,国家伦理的革新怎样进行,决定了朴素无华的"五有之乡"(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的理想,是否会沦为"乌有之乡"。上海市政协委员邢普在2008年两会上正式提出: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在这个更多是强调纳税义务而非纳税权利的时代。人们似乎习惯于政府"取之于民",邢普委员建议政府"还钱",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