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治理理论的精神实质——基于前治理理论统构视角

被引:3
作者
赵春雷
高和荣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治理; 市场; 政府; 自组织; 统构;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7.04.011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群体问题是治理的对象,它主要通过市场、政府或自组织三种途径获得解决。在治理中,市场赋予每一个体捍卫自身利益的机会,但其正常运行离不开外部条件的保障;政府可充当凝聚个体利益的公共利益的捍卫者,但并不具备最大化公共利益的充分能力;尽管自组织可在群体合作中为每个成员提供捍卫自身利益的机会,但却在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缺陷。这表明亲市场理论、亲政府理论和自组织理论都难以总是指导群体行动取得最佳结果,客观上产生了对它们进行统构的需求。由前治理理论统构而成的治理理论,追求在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群体事务合作框架中让尽可能多的个体获得捍卫自身利益的机会。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 Arrow KJ. . 1963
[2]  
美国地方政府[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 Ostrom), 2004
[3]  
没有政府的治理[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 2001
[4]  
"Social-political Governance:Overview,Reflection and Design". J.Kooiman. Public Management . 1999
[5]  
What Is the Public Interest?. Bell,Daniel,Irving kristol. Public Imterest . 1965
[6]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Garrett Hardin. Science . 1968
[7]  
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M]. 中国青年出版社 , (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WilliamA.Niskanen,Jr.)著, 2004
[8]  
集体行动的逻辑[M]. 格致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2011
[9]   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及其公益政治学评析 [J].
俞可平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3) :105-121
[10]   公共利益:公共政策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 [J].
张彩千 ;
吕霞 .
前沿, 2005, (01)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