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区旱作玉米生产潜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文兆
魏翔
李玉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陵,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陵,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陵
关键词
旱作生产潜力; 玉米; 黄土高原;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7.0027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黄土高原南部长武旱塬所做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的水分效应函数为 :Pw =1 .0 0 - 5.2 93( 1 -k) 2 .把式中k取为农田干湿指数 (旱作玉米全生育期内高肥水平下耗水量与需水量的比值 ) ,则Pw即为旱作玉米生产潜力指数 .试验中k值的表现区间为0 .78至 1 .1 0 ,k值的理论上界与局部农田潜在蒸散有关 .1 985~ 1 988年 ,旱作玉米的Pw的平均值为 0 .87.旱作玉米生产潜力的远期值与近期值变化趋势相似 ,前者 4年平均值为1 1 2 4 7kg·hm- 2 ,后者为 7696kg·hm- 2 .由于试区近年来物质能量向农田的不断强化投入以及对作物品种的改良 ,试区大田实际产量连年来向潜力值逼近 .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渭北旱塬西部春玉米产量与耗水量关系研究 [J].
刘文兆 ;
李玉山 .
中国农业气象, 1990, (04) :14-18
[2]   我国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分区 [J].
侯光良 ;
刘允芬 .
自然资源, 1985, (03) :52-59
[3]   渭北塬区农田水分供需特征和低定额灌溉研究 [J].
李玉山 ;
韩仕峰 ;
史竹叶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5, (04) :42-48
[5]   用自然地理观点探讨蒸发力 [J].
孙惠南 .
地理学报, 1984, (01) :44-51
[6]   我国小麦气候生产力的地理分布 [J].
龙斯玉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 (03) :579-587
[7]  
中国北方旱农地区水分生产潜力及开发[M]. 气象出版社 , 陶毓汾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