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哲学视角看米德符号互动论

被引:18
作者
丁东红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关键词
符号; 意义; 自我意识; 社会控制; 共同体;
D O I
10.14119/j.cnki.zgxb.2008.01.003
中图分类号
B089 [其他哲学流派];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人类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有"意义"的符号,学会了把自己作为客体来看待的对象化思维。人只有在采取了他所从属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的态度时,才能发展出完整的自我。米德关于人类行为的符号互动理论,从逻辑意义的表达、自我意识的产生,深入到社会控制的形成、社会的组织化制度化功能,其中包含了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哲学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美]查尔斯·霍顿·库利 著.华夏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