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酝酿多时之后,新一轮医改方案终于浮出水面。一石激起千层浪,方案一出台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本刊记者(以下简称"问")访谈了卫生政策领域杰出的研究者、医疗卫生政策与管理领域唯一的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和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郝模教授(以下简称"答"),请他从政策研究者的角度,对新医改方案进行深度解读。鉴于医改的复杂性,访谈内容涉及广泛,限于篇幅,本刊分数期较系统地刊登。本次访谈期望回答下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与之极不协调的是社会各方对医疗卫生领域怨声载道,颇为不满:老百姓指责看病贵、医院服务质量差、医德败坏;媒体的负面报道推波助澜,使医生与"白狼"逐渐划上等号,进一步加重了政府对医院的指责;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又觉得委屈,认为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源自政府投入责任不到位……医疗卫生事业的地位理应十分崇高,现实中,为何却是如此境地?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又如何在人们眼中演变为"白狼"?改革开放30年来,医疗卫生领域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系列问题的缘由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