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混同契约的激励可行性

被引:2
作者
史新和 [1 ,2 ]
机构
[1] 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混同契约; 激励可行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1204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我国在农村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促进我国农民健康权的重要一步。新农合提供给农民的是一种混同契约,该契约激励可行的充分条件是不足额保险或完全保险以及双变量效用函数的二阶混合偏导数小于零。该充分条件在新农合制度框架内意味着其主要保障目标应由"保大病"定位为"保小病"。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撑能力及其评价 [J].
张广科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1) :83-92+96
[2]   中国卫生改革的战略选择:投资于人民健康 [J].
胡鞍钢 .
卫生经济研究, 2000, (10) :3-7
[3]   乡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 [J].
朱玲 .
金融研究, 2000, (05) :13-19
[4]  
激励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让-雅克·拉丰(Jean-JacquesLaffont), 2002
[5]   A note on optimal insurance in the presence of a nonpecuniary background risk [J].
Rey, B .
THEORY AND DECISION, 2003, 54 (01) :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