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19
作者
殷凤
机构
[1]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业; 双向溢出效应; 互动; 结构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间存在着长期动态联系,但相互间的影响系数较小,说明目前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尚未形成。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影响系数之和小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系数之和,说明我国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还不够高,大量中间服务需求尚未从产业链中脱离出来,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依存程度较低,支撑和拉动作用有限。这一方面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制造业的价值实现和竞争力的提升。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产业间尚未形成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计量模型及投入产出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存在双向溢出效应,是互动发展的关系。推动两者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将有助于产业链的整合,推动中国企业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演进,实现产品附加价值的增加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今后,我们应进一步引导企业及全社会来认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水平和能级,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深化与发展服务经济有关的各项改革,制订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及相关配套措施,建立起有利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良性互动的机制,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关联与集聚式发展,推动建立有利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的商业信用、诚信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推进产业链的整合,以获得整合基础上的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最大化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Growth, Trade, and Deindustrialization [J].
Robert Rowthorn ;
Ramana Ramaswamy .
IMF Staff Papers, 1999, 46 (1) :18-41
[2]   从经济普查看中国服务业 [J].
殷凤 ;
陈宪 .
统计研究, 2007, (10) :26-33
[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 [J].
顾乃华 ;
毕斗斗 ;
任旺兵 .
经济学家, 2006, (06) :35-41
[4]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
[5]  
国家竞争优势.[M].(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6]  
服务业的增长.[M].(加)格鲁伯(Grubel;HerbertG.);(加)沃克(Walker;MichaelA.)著;陈彪如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