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前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27
作者
高宗银
金敏
胡燕飞
杨为中
王小园
胡玉娟
陈文俐
郝绮红
机构
[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白内障; 晶体; 人工;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79.66 [白内障摘除术];
学科分类号
100212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前综合因素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科对218例(255只眼)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3例(14只眼)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因术前评估发现手术禁忌证、无法耐受手术或手术后视力无法提高而放弃手术;205例(241只眼)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安全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56例有明显心脏疾病症状者经内科调整用药,在心电监护和持续低流量吸氧下施行手术。术后随访1~18个月(平均6.3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光感至<0.05者8例(9只眼),占3.9%;0.05至<0.3者32例(39只眼),占15.6%;≥0.3者165例(193只眼),占80.5%。手术脱残率为78.1%,脱盲率为91.8%。手术中均无严重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发生,达到预期效果,1例手术后因吸入性肺炎转入呼吸内科抢救治疗。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施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应加强术前综合因素评估,综合性医院应发挥其优势。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禁忌证;镇静类、肾上腺素类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应个体化;特殊类型患者手术中采用心电监护和持续底流量吸氧,使手术风险降至最低;对于Ⅳ级及以上的晶状体核采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佳。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的特征及一般用药原则 [J].
冯克燕 .
实用老年医学, 2000, (04) :171-173
[2]   老年外科病人心血管问题的围手术期处理 [J].
童步高 .
实用老年医学, 2000, (01) :8-10
[3]   心电监护下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J].
彭秀军 ;
杨明迪 ;
叶彤 ;
张晶 .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1999, (02) :95-96
[4]   眼科手术与心血管疾病 [J].
张进省 ;
张德茹 ;
董晓光 ;
谢立信 .
实用眼科杂志, 1992, (09) :17-19
[5]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林振德;李绍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学.[M].何守志编著;杨贵舫绘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7]  
白内障及其现代手术治疗.[M].何守志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
[8]  
临床高血压病学.[M].刘力生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9]  
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手册.[M].(美)阿尔伯特(Alpert;J.S.);(美)里佩(Rippe;J.M.)著;王礼振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