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聚类分析在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3
作者
A.H.Harvey
严镇圣
机构
关键词
地层对比; 相关法; 中第; 二段; 相关系数; 测井曲线; 钻井; 模糊聚类分析;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1986.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模糊聚类分析已经广泛地用于油气检测和构造评价,它也可以用于地层对比。以往在煤田勘探中,多采用相关法进行地层对比,即以一已知钻井的测井曲线作为对比标准,与待对比的测井曲线进行相关运算,以相关系数的大小作为确定地层对比关系的依据。实际上相关分析的结果是模糊的。从模糊数学的观点看,当作对比标准的曲线可以视为“模式”,地层相关对比过程是“模式识别”过程。由此可知,地层对比可以看成是一个模糊聚类分析问题。典型的系统聚类分析法以及动态聚类分析法对地层对比是不适用的。这里介绍的方法是这样的:(1)首先计算 k 地层的测井曲线与待对比的测井曲线的相关系数;(2)综合各类测井曲线的相关系数作为子样的隶属函数;(3)初步选定隶属函数的阈值,若隶属函数值大于或等于选定的阈值,则初步认定在待迷对比的钻井井段找到了相应 k 地层的曲线,初选的阈值不合适也无妨,还可反复修改;(4)将上述认定属于 k 地层的曲线再与待对比的测井曲线段进行上述运算,又获得一批新的归属 k 地层的曲线段,以此新曲线段为准,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再无新的属于 k 地层的曲线段为止。对 k=1,2,…,K 等情况均进行相同的处理,即对初步选定的阈值完成了具有 k 个子集的聚类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