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新农村公共服务新型社区平台的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内源式”和“外推式”的建构模式分析
被引: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强
机构
: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来源
:
天府新论
|
2006年
/ 02期
关键词
:
全面小康;
公共服务;
农村社区;
建构模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422.0 [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
学科分类号
:
0302 ;
摘要
:
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已摆上政府重要日程。构建和完善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将是今后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有赖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动农村社会全面建设小康、促进公共服务的平台,建构模式主要有“内源式”和“外推式”两种,具体社区类型分为:城中村社区、城郊村社区、集镇社区、中心村社区和移民社区、撤村改居型社区六种。配套落实好社区组织重构、社区文化融合、农民社区主体作用强化的基础上,新型农村社区必将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小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会综述
[J].
陈东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省农办
陈东凌
.
浙江社会科学,
2003,
(06)
:187
-190
[2]
全面小康与农村社会保障
[J].
钱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行政学院 教师
钱国华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3,
(06)
:195
-198
[3]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农村市民社会形成的促进作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全军
.
云南社会科学,
2003,
(04)
:29
-32
[4]
郊区化的内涵及其二重性研究
[J].
陈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江苏
陈俊峰
;
张鸿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江苏
张鸿雁
.
社会,
2003,
(05)
:41
-44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宋惠昌,何建华主编, 2002
[6]
社区发展论[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徐永祥著, 2000
←
1
→
共 6 条
[1]
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会综述
[J].
陈东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省农办
陈东凌
.
浙江社会科学,
2003,
(06)
:187
-190
[2]
全面小康与农村社会保障
[J].
钱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行政学院 教师
钱国华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3,
(06)
:195
-198
[3]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农村市民社会形成的促进作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全军
.
云南社会科学,
2003,
(04)
:29
-32
[4]
郊区化的内涵及其二重性研究
[J].
陈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江苏
陈俊峰
;
张鸿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江苏
张鸿雁
.
社会,
2003,
(05)
:41
-44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宋惠昌,何建华主编, 2002
[6]
社区发展论[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徐永祥著, 200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