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柞蚕抗菌肽D基因转化桉树培育抗青枯病株系的研究
被引:35
作者:
邵志芳
陈伟元
罗焕亮
叶新丰
张景宁
机构:
[1] 深圳市莲花山公园管理处
[2] 深圳市梧桐山苗圃总场
[3]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4] 广东省肇庆林业局
[5] 华南农业大学 深圳
[6] 深圳
[7] 深圳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在职博士生
[8] 肇庆
[9] 广州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尾叶桉;
抗菌肽D;
青枯病;
柞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尾叶桉叶盘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优化 ,获得尾叶桉 (Eucalyptusuro phylia)叶盘外植体的再生植株。将携带外源目的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与尾叶桉U6无性系叶盘共培养 ,经愈伤组织诱导、卡那霉素筛选和植株再生 ,获得 2 0个小芽 ,再将小芽转入附加卡那霉素(Kam) 4 0 μg·mL- 1 的E3-B培养基中诱根 ,获得 8株存活且可再生的转化子。取转化苗叶片作胭脂碱合成酶活性检测电泳后呈阳性 ;分别以γ 32 p dCTP及地高辛标记柞蚕抗菌肽D基因作探针 ,与转化苗DNA作点杂交及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 ,结果均呈阳性。以上结果表明 ,柞蚕抗菌肽D基因已整合到尾叶桉基因组中。将从桉树青枯病重病区分离的强毒青枯菌 (Pseudomonasspp .)株 (9910 16 )以 1× 10 9cfu·mL- 1 浓度接种转化试管苗 ,以未经转基因的尾叶桉U6 无性系试管苗为对照 ,结果表明转化苗接种死亡率 5 6 7% ,对照死亡率为 86 7% ,由此可推出导入柞蚕抗菌肽D基因的尾叶桉转化苗明显提高了对青枯菌的抗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7+178
+17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