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空间流变与教育的家庭向度

被引:25
作者
邹红军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技术; 空间; 教育; 家庭教育;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2.02.016
中图分类号
G78 [家庭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云在"机制的发展,传统空间的"实在"机制及其框定的教育形式不断被解构,数字空间作为"此在"的基本存在论背景及其教育能动性逐渐凸显。空间的数字化流变意味着人类生存场域的扩大以及个体生命维度的扩宽,也为教育突破"学校"这一传统空间格局、重心向家庭前移赢得了全新的可能,未来家庭将成为连接"远方教育"与"附近教育"的核心教育空间。与此同时,空间流变带出的教育转向也面临家庭教育价值认识不足、家长数字素养亟需提升等诸多现实挑战。因此,未来教育应通过重新认识家庭教育价值、不断改善家长素质结构以及大力提升家长数字素养等路径符应教育变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的发明”的教育意蕴及其启示——斯蒂格勒技术哲学发微 [J].
邹红军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1, 20 (01) :21-30
[2]  
存在与时间.[M].海格尔.商务印书馆.2018,
[3]  
新异化的诞生.[M].哈特穆特·罗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978-7-208-14908-3
[4]  
天下体系.[M].赵汀阳;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  
网络社会.[M].(美) 卡斯特 (Castells;M.) ;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  
希望的空间.[M].(英) 哈维;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第三空间.[M].EdwardW.Soja著;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  
认同的空间.[M].(英)戴维·莫利(DavidMorley);(英)凯文·罗宾斯(KevinRobins)原著;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  
信息空间.[M].(英)马克斯·H.布瓦索(MaxH.Boisot)著;王寅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