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

被引:42
作者
王思斌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政策; 弱势性; 弱势状态的转变;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06.06.006
中图分类号
D60 [政策、政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本文着力研究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问题。文章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政策处于弱势状态,并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的关系,立法过程,社会政策系统的特点等角度指出社会政策弱势性的表现。文章认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社会问题的“非问题化”策略、政策选择中精英的经济偏向,社会政策责权的非专属性以及社会福利的意识形态的特点造就了社会政策的弱势性。文章进一步指出,随着社会快速转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我国社会政策弱势状态的转变出现了契机。文章提出社会政策的增权问题,指出社会政策的发展是政府的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 [J].
陈树强 .
社会学研究, 2003, (05) :70-83
[2]   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的改善与社会政策的调整 [J].
王思斌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2, (04) :22-24
[3]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 [J].
吴忠民 .
东岳论丛, 2006, (02) :5-31
[4]  
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M]. 中国青年出版社 , (英)米切尔·黑尧(MichaelHill)著, 2004
[5]  
理解公共政策[M]. 华夏出版社 , (美)托马斯·R.戴伊(ThomasR.Dye)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