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VD和修正Z指数的汛期旱涝预测及其应用

被引:6
作者
周后福 [1 ,2 ]
方茸 [3 ]
张建军 [1 ,2 ]
钱玉萍 [1 ]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3] 合肥市气象局
关键词
江淮分水岭; 旱涝预测; 奇异值分解; 修正Z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500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和降水资料,建立起汛期降水的预测方程;经过适应本地化的Z指数修正,将预测结果转化为旱涝等级;将SVD技术与修正的Z指数结合起来,实现旱涝的气候预测;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气象、防汛抗旱部门。结果表明:1)影响江淮分水岭地区汛期降水的因子有5个,分别是太平洋地区2个,印度半岛附近2个,欧洲地区1个;2)理论上的Z指数等级不符合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实际状况,因而必须对Z指数进行修正。经过修正后的各个旱涝等级的划分概率较为合理,说明Z指数的5级指标是可靠的;3)利用5个影响因子可以建立汛期降水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预报方程,在共计8年的旱涝滚动预测和实况检验中,等级相符的有7年,只有2003年的预测试验相差一个等级,5级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7.5%;4)经过气象、防汛抗旱部门2008年的应用,旱涝等级的预测意见和实际基本吻合,说明预测技术的应用情况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MM5V3对东亚区域大气环流模拟能力的检测
    赵得明
    符淙斌
    苏炳凯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1) : 1 - 9
  • [2] 江淮梅雨与冬季西太平洋海温的SVD分析
    毛文书
    王谦谦
    景艳
    李如琦
    杨霞
    [J]. 气象, 2007, (08) : 83 - 89
  • [3] SVD迭代模型在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张永领
    吴胜安
    丁裕国
    何桐
    高全洲
    [J]. 气象学报, 2006, (01) : 121 - 127
  • [4] 近40年长江中游地区旱涝特点分析
    吴贤云
    丁一汇
    王琪
    叶成志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1) : 19 - 28
  • [5] 干旱指标及其在浙江省干旱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樊高峰
    苗长明
    毛裕定
    [J]. 气象, 2006, (02) : 70 - 74
  • [6] 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和奇异值分解对东亚季风区跨季度夏季降水距平的订正方法
    李芳
    林中达
    左瑞亭
    曾庆存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3) : 380 - 390
  • [7]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及上空环流场与东侧旱涝预测的关系
    李跃清
    [J]. 大气科学, 2003, (01) : 107 - 114
  • [8] SVD方法在场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
    张礼平
    柯怡明
    胡江林
    刘利平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3) : 237 - 244
  • [9] SVD方法在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魏慧娟
    熊伟
    [J]. 河南气象, 2002, (02) : 3 - 5
  • [10] 我国单站旱涝指标确定和区域旱涝级别划分的研究
    鞠笑生
    杨贤为
    陈丽娟
    王有民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1997, (01) : 27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