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碎屑岩层的去压实校正方法的讨论——兼讨论李绍虎等提出的压实校正法

被引:24
作者
漆家福
杨桥
不详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科系!北京
关键词
孔隙度; 密度; 去压实校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碎屑岩层的去压实校正的主要问题是建立一个能正确反映岩层压实规律的孔隙度 深度函数或密度 深度函数。通常用单井或多井中实测的不同岩层在不同深度的孔隙度资料并不能真正代表某一特定岩层的压实曲线。利用单井或多井中观测到的同一岩层的孔隙度 深度数据来建立该岩层的孔隙度 深度函数 ,或许可以得到更加理想的去压实校正结果。由于岩层骨架密度与深度无关 ,同一岩层的孔隙度 深度函数与密度 深度函数呈线性互补相关 ,因此也可以利用少数几组可靠的观测数据解析出Athy孔隙度 深度函数中的初始孔隙度值和压实系数。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石广仁著, 2004
[2]   一种新的压实校正法 [J].
李绍虎 ;
吴冲龙 ;
吴景富 ;
何大伟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2) :110-114
[3]   应用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地层压实校正的方法 [J].
武凤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9, (01) :68-79+118
[4]   计算沉积层古厚度的逐层恢复法 [J].
袁炳存 ;
钱奕中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6, (03) :253-262
[5]  
Thickness changes in sedimentary layers during compaction history. Perrier R and Quilbier J.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