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中无形资产流失与规避机制构建——以全运会为例

被引:11
作者
王凯 [1 ,2 ]
张林 [1 ]
机构
[1] 上海体育学院
[2] 南京体育学院
关键词
体育赛事; 全运会; 无形资产; 流失; 规避;
D O I
10.13598/j.issn1004-4590.2013.04.016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概念、属性等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对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基于形成与价值的实现过程以全运会为例分析了我国体育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表现,包括:1)全运会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品牌标识系统的缺位造成的"获得性流失";2)各种负面信息导致的全运会公信力丧失带来的基础性流失;3)标准化缺失、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带来的保护性流失;4)合作伙伴、赞助商等权益的保障不足引发的保障性流失。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分析认为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无形性,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累积性"与"特质性"带来的定价难题,全运会的"二重性"等是造成全运会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客观因素;全运会的行政性路径依赖、各种"怪象"、定位不清、市场开发能力不足等是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主观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运会无形资产流失的规避机制:完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品牌标识系统规避获得性流失;提升赛事公信力,规避基础性流失;完善产权保护与开发体系(包括明晰全运会无形资产内容,进行赛事无形资产的合理评估与定价,统一全运会资源开发主体等方面)规避保护性流失;保障赛事无形资产消费对象权益规避保障性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中国全运会的演进历程与未来走向 [J].
徐开娟 ;
陈玉忠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6 (04) :28-32
[2]   全运会历史与现实的理性分析 [J].
和立新 ;
陈令伟 ;
杨正华 .
体育与科学, 2010, 31 (02) :67-69
[3]   耦合性:探究南京承办2014年“青奥会”的成功之道 [J].
王凯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1) :29-32
[4]   全运会市场开发的历史沿革、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楼小飞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6 (01) :7-12
[5]   地方国有无形资产流失及其防范制度构建 [J].
陈选华 .
经济管理, 2006, (21) :73-75
[6]   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初探(上)——兼论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 [J].
喻国明 .
新闻与写作, 2005, (01) :11-13
[7]   大型体育竞赛活动无形资产商务运作方式的探讨——第9届全运会无形资产开发的商务运作 [J].
刘清早 ;
刘晓燕 ;
陈瑰槟 ;
范超婧 .
体育科学, 2003, 23 (01) :41-43+56
[8]  
无形资产学[M]. 人民出版社 , 蔡吉祥, 2007